6月26日上午,波兰总统安杰伊•杜达访问复旦大学,在光华楼袁天凡报告厅发表演讲。
10时35分,在师生们的掌声中,杜达步入会场。
杜达表示,很高兴再次来到上海。这座现代化的城市给他留下深刻印象。无论白天或夜晚,黄浦江上船只往来如梭,展现了中国的快速发展,也体现了人民的不懈努力。波中两国都坚信“有志者事竟成”,如今都焕发强大活力。对和平的追求,助力波兰近年来实现经济稳步增长。今年是中波建交75周年,希望以此次访问为契机,进一步推动两国友好合作,推动世界和平、全球共同繁荣。
复旦大学党委书记裘新在致辞中代表复旦大学对杜达的到来表示欢迎。他表示,总统阁下莅临学校,师生深感荣幸。习近平主席今年5月访问欧洲期间提出,要加快人文交流“双向奔赴”。复旦正大力推动“全球开放合作”计划,不断深化高水平对外开放。期待与波兰顶尖高校及科研机构建立更密切的伙伴关系,不断续写两国人民友谊佳话新篇章。
交流现场,同学们踊跃提问。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研究生杨昭就人工智能技术和治理提问。杜达分享了自己的观点:“人工智能对经济发展有一定推动力,也为人民日常生活带来便利。但需要建立良好的法律法规,更好更安全地发展人工智能。”
演讲结束后,杜达题词,提前祝贺复旦大学120周年庆,愿中波友谊长存。现场他收到复旦大学礼物——葛兆光教授所著《中国思想史》英文版。结束复旦之行后,杜达将继续在上海参访。
波兰学生在复旦
在报告厅现场聆听杜达演讲的,有三位复旦同学来自波兰。演讲结束后,他们分享了自己的感受。
“我认同杜达总统‘中波两国携手合作,推动世界和平、全球共同繁荣’的愿景。”波兰同学马特(Mateusz Wieckowski)是目前在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就读的双学位硕士研究生。他说,在复旦的时光是他人生最宝贵的经历之一,“课程质量高,同学能力强。在这种环境下,我的学习动力也被激发了”。
“繁忙而充实的复旦生活里充满了惊喜。”在中国语言文学系攻读硕士研究生的波兰同学郑民浩(Michal Kubisiak)说,复旦各类高水平讲座让他有机会遇见全球优秀人才,结识志同道合的伙伴。“今天总统的演讲,让我感受到两国的彼此尊重和支持”。
过去20年深耕两国商业投资领域的亚兰克(Jaroslaw Linka),去年9月成为复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的一名语言生。他赞叹,“复旦不仅是一所高等院校,更是深入感知中国卓越教育的窗口。在这里,可以接触到世界一流的教育理念。”
复旦大学与波兰高等教育领域的友好交往源远流长。早在1957年,波兰高等教育代表团就曾到访复旦大学。1986年,已有波兰留学生在复旦留学。1988年,时任波兰部长会议主席梅斯内尔访问复旦并发表演讲。同年,在时任校长谢希德的推动下,复旦大学与波兹南密茨凯维奇大学签署合作协议,成为复旦与波兰高校校际合作的历史起点。在经济学、国际关系、文物与博物馆学等领域,复旦与波兰高校建立了较为密切的合作关系。
复旦大学正在推动“全球开放合作”计划,不断深化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强与全球伙伴的教育科研合作和人文交流。目前,来自110多个国家的近3000名学生在复旦留学。
作者:李怡洁 汪蒙琪
摄影:成钊
来源:融媒体中心